屈红艳(后排中)与家人合影。(资料照片)
核心提示
佳县的屈红艳家庭一家三代四口人,虽然他们在年龄、性格、志趣等方面存在差异,但每位家庭成员都很努力,形成了理解、尊重、平等、关爱、和谐的文明家风,用爱谱写出一曲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幸福乐章,一家人其乐融融、幸福满满。2020年,屈红艳家庭被评为“陕西省文明家庭”。
非遗传承之家
屈红艳的婆婆是佳县民间剪纸大师郭佩珍,享有“中华巧女”“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”等美誉,然而随着郭佩珍年龄的增加,这门手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。2015年,屈红艳和丈夫马连军商议,组建了郭佩珍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,投身于传承传统文化、发展民间手工艺事业。
2017年,屈红艳一家又开设公益课堂,免费传授剪纸、泥塑和刺绣等非遗技艺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共面向残疾人、妇女、中小学生等开展公益课堂活动400多场,服务时长840多个小时,公益培训1万余人次,接待外宾和全国各地的学者、剪纸爱好者1000余人次。
公益课堂的开设,不仅丰富了佳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还让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妇女掌握了一门谋生的技艺。屈红艳家庭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,也促进了佳县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。
热心公益之家
屈红艳曾在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当过老师,她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孩子们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,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怀孕期间,她也没有离开福利院,直到生产前几天才和孩子们依依惜别,孩子们亲切地喊她“红妈妈”。
2014年,屈红艳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,开启了她的公益爱心之路。每年的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,她都要带上家人到社区、幸福院、敬老院等看望慰问老人,陪他们一起过节。在屈红艳的带动下,丈夫马连军也加入了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。他们夫妻俩还多次深入山区,帮扶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、困难学子和残疾人家庭。
2020年,屈红艳注册成立了“佳县慈爱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”,培育乡村志愿者300余人,为447位老人提供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1.6万余次,开展各类公益性活动70场次。近年来,屈红艳累计投入40多万元,用于公益资助、慈善捐款、扶弱助残等。
在屈红艳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,儿子也经常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做公益。今年,他创作的《百善孝为先》荣获佳县家风家教故事评选一等奖。屈红艳还和家人共同商议,制定了“孝悌为先,厚德从善;勤俭持家,邻里守望;心怀感恩,乐于助人”的家训,装裱后悬挂于正堂,时刻警醒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,这也成为他们全家人的为人处世准则。
记者 贺源
卢拉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团结和重建
“陕西省文明家庭”屈红艳家庭:情系非遗 公益同行
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 选举产生了我市出席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1名
榆林好人王军利:立足岗位做贡献 满腔热情洒教育
榆林探索推进太阳能光热+甲醇多能互补采暖模式 屋更暖 天更蓝
横山区探索建立干部“5+X”督查考核机制,考出全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——用好考核指挥棒 汇聚发展新动能
榆林快递物流快速恢复近期将迎“小高峰”
硕果盈枝步履坚——横山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
“榆林市道德模范”慕荡荡: 立德树人 桃李沁香
在沙河口恒生广场、榆星广场、世纪广场、凌霄公园、东沙文体馆 榆阳区设立5个发热应急诊疗站